那山那海:在很多人心里,大理是诗和远方。兰总,作为那山那海的总规划师,你怎么看待大理这个城市?
兰晓红:大理不仅有诗意,还有深厚的历史积淀。在规划之前,我曾重回大理做了深度考察。在我看来,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考古断面,它的自然景物蓬勃、丰盛、美好,房产市场也与其它城市有着很大的不同。
兰晓红:而文旅规划的魅力不仅在于房子,还在于生活的内容,就像一壶茶或者咖啡,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承载它的器具,还在于它本身的芬芳和品尝美好的体验过程。
因此,我们要在意土地和人群的感情,洞察土地的自然意志,人性和生活的需求,驾驭文化和艺术的日常熏陶,这其中还包含了大理本土丰富的、具有场域特色的光线、色彩、声音、气味、本土居民的个性等等元素的介入。
那山那海:大理有很多文旅作品。那山那海如何从顶层设计确保和别人不一样?或者说我们希望呈现的给未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?
兰晓红:我认为那山那海有以下几个特点:
那山那海是一个人文气质非常深厚的项目。我们构建的是一个理想生活的框架,激发人内心深处对于人文和艺术灵性的感动,从而完成小镇的精神升华。所以,那山那海是一个生活的小城,它的内核是精神的故土和温情的生活状态。它隐于山海之间,在质朴、安静的外表下面,藏着人心深处对于生命温暖和自由的渴望。
兰晓红:那山那海是一个以高端酒店为核心的文化艺术小镇,有国际奢华品牌丽思卡尔顿的加持,让它即有旅人精神还有属地特性。对于未来有文艺基因的人群,那山那海是理想国,是乌托邦,是互相分享,彼此赞美。
对于儿童来说,那山那海是一个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启蒙|·新濠天地学校,是美好人生的起航营地,他们未来将会获得充满人文温暖和知识灵性的丰盈人生。
那山那海:整个小镇业态非常多;有精神建筑,有文创街区,有商业盒子,有居住产品还有酒店……我们是怎么做到让他们各自自然生长而又和谐共生、成为一个“没有陌生人的小镇”的?
兰晓红:那山那海的规划,在小镇生活和在地文的融合方面下了很多功夫。我们将自然元素融入生活场景,把生活场景进行提纯化、戏剧化的表达,这是项目非常强的底色,也是项目核心的驱动力。
兰晓红:为了场景与生活彼此融入的自然和纯粹,我们采用了消隐建筑,把建筑完全隐没在树林里,没有强烈的存在感。
比如云山桥,完美地融合了云南的云和光等自然因素;比如声音博物馆,我们把白族人民在生活、节庆、劳动、歌舞等种种的声音录在里面,让人在纯真自然的形态下感受到白族的民间文化和魅力;比如滨河坡地上的书店、咖啡馆和古旧的时光邮局,都旨在让我们能体会到大理四千年历史文化的遗存。
再比如针对年轻人而设置的蓝花楹大道和婚庆小礼堂,以及配备的写真馆、礼品店和舞厅,也是为了美好生活而打造的场景。
兰晓红:本质上讲,所有的空间设计都是为了里面人的活动而设计的,所有的尺度和场景都是为了活动而特意去打造的。我们把小镇的生活节点和日常生活、旅游动线、场地构架密切联系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自然、安静的小镇形象。但在重要的节点,我们有强烈的表达和爆发,避免了与其它项目浅表化、碎片化的快餐文化雷同。
归根结底一句话:我们希望更充分地彰显小镇文化的丰满度!
那山那海:规划文本里讲到“空间美学+生活美学=大理乌托邦”。我们如何理解那山那海的美学观呢?
兰晓红:那山那海首先是一个自然主义的世界观,尊重自然、返璞归真,展现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美学。其次,建筑与建筑之间构成了共享界面,形成了丰富的活动场景,这样能够让人在彼此的分享和彼此赞美中产生良好的互动,进而完善一个文旅小镇的使命。
那山那海:针对“熟年”客群,那山那海有没有什么差异化的设计?
兰晓红:熟年群体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生活、自我表达以及有个性、有灵性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因此,在场景体验和生活服务上,更强调互动场景为主,基本上每个生活区域都能用非常舒服的步数到达,进而推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,让整个小镇形成一个生活客厅,走出家门就能和很多人产生各种场景互动。当然,我们也会考虑熟年群体的心理,所以采用了大量隐含形式的无障碍设计。另外,在社区服务设施里,我们也规划有养老中心,将来也会有社区日间照顾中心。
那山那海小镇最能够打动人心的部分,不仅是温情,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。
房子好比是一个容器,文旅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房子,还在于生活的内容。综合起来说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细节,打造成一个能够让人感受美的场所。